電火花加工機床自20世紀50年代在中國誕生以來,走過了漫長而快速的發展道路,技術日益先進,應用越來越廣,目前已在中國模具工業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每年都有1萬多臺新的電火花加工機床進入模具制造領域。在模具型面加工中,電火花加工機床雖然受到高速雕銑機的嚴峻挑戰,但由于其獨特性能和技術的不斷進步,電火花加工機床今后仍將在模具工業中發揮其獨特的作用,并獲得進一步的發展。中國第一臺電火花加工機床誕生于1954年。
1958年研制成功的DM5540型電脈沖機床具有效率高、電極損耗小的優點,從而開始了電加工機床進入以模具加工為主的時期。“鋼打鋼”電加工工藝的研究成功解決了電極與沖頭的配合問題,這使電加工機床在模具(特別是沖壓模具)加工中得到進一步推廣應用。1965年出現的晶體管脈沖電源D6140電火花成形機床拓寬了電加工在型腔模具加工中的應用。可控硅電源和晶體管電源的電加工機床,在20世紀70年代得到較大的發展,它們與不斷完善的平動頭相結合,使型腔模電火花平動工藝日趨成熟,促進了型腔模電火花加工的新發展。
電火花線切割機床從60年代起得到迅速發展:1964年中國開發了光電跟蹤電火花線切割機床和快速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床。1969年出現快速走絲數控電火花線切割機床。
隨著數控技術的發展,20世紀80年代電火花機床有了新的突破,陸續出現了一些高性能的數控電火花加工機床。